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商贸企业评估排名

日期:2025-10-29 浏览:

湖北日报讯(记者龚雪、通讯员赵辉)10月24日,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湖北省工商联获悉,在全国工商联“千家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回顾”中,湖北位列“三年第三”,首次进入第一方阵。这不仅是对湖北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生动诠释,也是对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充分验证。据介绍,“十四五”期间湖北营商环境建设取得的惊人成效主要体现在:高标准市场体系不断完善,营商活力全面释放。一是切实完善市场体系基础制度,综合配套大力推进市场准入、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领域改革,持续培育充分竞争、稳定良好的制度环境。全省经营主体数量达到962.9万户,比“十三五”末增长68.5%。二是切实改善市场环境和质量,努力提高商品和服务水平。湖北有13家企业(组织)荣获中国质量奖或提名奖,比“十三五”末增长44.4%。三是切实提高监管现代化水平,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包容审慎监管,将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例外数量由36个扩大到80个,经营主体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高效率的政务服务不断更新,压低成本的优势更加凸显。一是坚持“把事情做好”,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全省共投放重点事项68项,平均缩短办理时间84%、环节75%、材料50%、运行时间80%。二是坚持依托“数字湖北”建设,全力促进数据畅通充分利用,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政府网站绩效评审中,我省数字化服务能力被评为优秀。三是坚持以降本增效为重点,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有效促进政策红利直接享受和精准灌溉。 “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超过4000亿经营主体各项成本降低,有效让企业轻装上阵、专注发展。优质要素资源不断积累,产业生态系统建设亮点纷呈。一是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连续三年保持在万亿高位,存量达到13.6万亿元。二是着力加强资源配置,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全省单位GDP建设用地面积从每亿元500公顷下降到427.8公顷,比“十三五”末下降28.9%。三是以加强产业发展为重点,统筹推进传统升级“三线”发展特色产业,做强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 2024年,我省获批工业设备更新国家贷款项目179个,位居全国第一;武汉光电信息、“五香酒穗”汽车两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仙桃无纺布等14个产业集群获批国家中小型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价值创新不断涌现,突破的动力不断涌现。一、不断强化创新企业基础地位,推动科技梯队不断壮大。 2024年湖北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万家,比2020年增长2.9倍;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突破4.6万个,比2020年增长6.3倍。二是继续构建全球创新格局,获批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中心。武汉科技集群排名由2020年全球第29位上升至第13位;湖北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5个,居全国第四位。三是继续支持成果转化应用。 2021年起,每年安排约1.5亿元项目资金,实施重点产业链产业技术研究; 2024年,我省技术合同转让额将突破5500亿元,位居全国第三,并连续四年每年突破千亿大关。高水平开放步伐将继续加快,互利共赢的局面不断扩大。首先,重点关注重构优化开放平台,支持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建设世界级货运枢纽,国际航线增至45条;中欧班列(武汉)已开通58条稳定的跨境运输航线,覆盖欧亚大陆40个国家、120个城市。二是着力深化改革引导,建立健全贸易风险评估预警和进出口政策引导机制。湖北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29个向全国推广的创新机构,位居中西部地区前列。三是注重外贸“量与质并举”。 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全省出口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出口量和进口量分别增长38.5%和7.4%,分别高于全国水平31.3和10.1个百分点。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湖北进出口五年内达到四大水平,年均增速12.3%。高水平的法治保障将不断巩固,公平正义的环境将不断形成。一是坚持良法善治,重点领域法治不断加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等一批具有湖北特色、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法律法规逐步攻克,为我省支点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二是突出依法监管,组织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开展“规范涉法执法专项行动”坚决纠正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扣押等遗留问题,从2025年起为选民追回三分之二7585万元。商务视角,全面提高司法效率。我们正在陆续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改善年”等活动,加快涉商全流程 诉讼。涉商案件平均审理时间压缩至62天,比2020年缩短39%。下一步,我省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加大对各类涉商企业的政策供给,不断释放更高质量的资源要素,为市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迈向国际一流,加快我省涉商案件审理速度。发展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