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突破“35岁门槛”招贤纳士,激活人才

日期:2025-11-01 浏览:

近日,国家公务员局发布2026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一般报考人员年龄上限由35岁以下调整为38岁以下,应届硕士、博士生由40岁以下放宽为43岁以下。此次政策调整意义重大,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 该政策打破了“基于年龄”到“基于能力”的坚冰。放宽国家考试年龄限制是应对劳动力人口结构变化的务实举措。 《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4》显示,2022年全国劳动力平均年龄为39.72岁。这意味着35岁已经从传统理解中的“职业生涯最后阶段”迈入“经历年龄”。这个年龄段的人有更稳定的专业积累,更有能力具有真实的情感管理和更深层次的社会视野,在管理当地人、公共服务等岗位上具有明显优势。同时,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人才进入职场的时间也相应推迟。如果仍然沿用较低的年龄限制,很可能学历越高的人在工作中的残疾程度就会越高,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从“35岁门槛”改为“38岁上限”,体现了国家对人才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为全社会确立了“技能优先”的择业导向。 风向引导我们从“顶层转型”走向“本土思维”。作为国家人才选拔的重要机制,国家评价政策的规范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政策的成功,为人才工作提供了重要启发。当地人的rk。江汉斯坦区作为城市服务业强区,楼宇经济丰富、民营实体活跃、高新技术企业聚集,为人才发展提供了优质舞台。当前,人才工作正处于从“量”积累向“质”转变、从“人才政策引进”向“人才生态集聚”转变的关键时期。针对先进地区仍面临一些挑战。科技、金融、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仍缺乏综合性人才;人才工作是一场长距离接力赛。引进和落户只是为了获得初步优势。更重要的是做好人才服务“下半场”。 生态人才从“单点努力”走向“体系建设”。实现供需高效匹配,动态发布我省紧缺人才目录优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猎头业务激励导向,探索项目合作、技术参股等方式,扩大“灵活引进人才”。构建由近及远的强大磁场,整合“建汉人才”服务,“一键打包”人才库、子女教育、医疗健康等优质资源,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撑。凝聚人才工作强大合力,树立“宏伟人才观”,推动区级组织部门与各行业主管部门发展“命运共同体”,建立“大型企业用工需求数据库”和“人力资源机构能力服务”,让江汉区成为人才兴旺、人才因江汉的梦想之城。 国家评价n 打破年龄限制,融入“因材施教”的智慧;探索建立现代人才管理体系,就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当顶层立下规划的“接力棒”与本土探索的“试验场”相互支撑。当“三十五岁门槛”被打破,同时推动人才生态发展时,我们必将进入人尽其才、人才大量涌现的新局面。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义康(武汉市江汉区区人力资源局“西北湖学会”大队) 编辑:袁莉莉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