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于金义通讯员薛媛“秋冬是小儿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如何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 “如何识别和治疗儿童过敏性休克?” 11月4日,2025年基层儿科医生服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武汉儿童医院举办。来自武汉市19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参加了培训。武汉市191家主要医疗机构参加了此次演习。完善本土服务网络,让儿童就近“就医”。儿童健康是国民健康的基础,本土医疗机构是保障儿童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基层儿科服务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数百万儿童的能力。武汉要“就近看病、就近看病”,也与儿科领域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落实有关。此次培训班也是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服务能力提升专项工程的起点。该项目由武汉市卫计委指导,湖北省儿童医学中心、武汉市儿童医院主办,旨在通过系统培训和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优质儿童医疗资源向社区浸入,提高本土医务人员儿童诊疗水平,完善儿科服务网络,为武汉儿童健康提供更稳定的本土保障。顶尖专家共同解读孩子的痛点和痛苦点。本次培训课程紧密结合培训内容涵盖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诊疗、合理用药、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和转诊等内容。培训第一天,武汉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卢晓霞讲解了最新版诊疗指南,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支原体肺炎,如何早期诊断,如何及时抗炎治疗。并分享了临床中遇到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特殊病例;儿童健康科、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周世琼讲解了婴儿营养与喂养评估服务试用指南,重症护理科陈峰副主任医师讲解了过敏性休克的识别和治疗。按顺序为提高培训的连续性和有效性,武汉儿童医院每隔一到两个月就会组织课程或病例讨论,加深医护人员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根据每个机构报告的需求和弱点定制远程培训计划。未来将纳入线上线下预测,方便医护人员灵活学习。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助力儿童健康。武汉儿童医院社会服务部主任肖翠萍表示,双方还将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社区专家上门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支持儿童健康;建立联络平台,为医务人员提供24/7的咨询服务;深化家庭医生团队协作,致力于慢病儿童健康管理IC疾病;开展免费社区义诊和慈善救助活动;在社区开展读图科普活动有利于母婴健康。武汉儿童医院党委书记周爱芬表示,希望通过完成本次培训,让每一位社区医生和护士都能“看准常见病、看清危重病、正确治疗疑难杂症”。 “武汉儿童医院一直支持大家,我们共同打造了更强大的武汉本土儿科服务网络,让家长们不用为了未成年孩子奔赴大医院,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周爱芬说。